01 田頭水尾伯公
兩三百年來,這一代都是客家的農人。
他們從海的另一邊來,所有人都夢想著能夠有一塊自己的田,能夠耕種,養家,幸運的話或許能夠存一些錢,買下一大塊土地,分給兒子孫子,讓他們不用像老一輩這樣辛苦,就能夠靠自己的辛勞,從土地上得到活下來所需要的一切。
只是啊,種田不是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,很多時候,要看老天爺的心情。老天爺不下雨、老天爺下大雨、老天爺刮大風,都會讓他們好久好久的辛苦,顆粒無收。
老天爺知道他們的辛苦嗎?老天爺要是知道,一定不會忍心讓他們辛苦工作卻沒有成果,這樣太不公平了。
老天爺太遠了,也許不知道他們的辛苦跟勤勞,但近在咫尺的伯公一定知道。
也許是一棵大樹,也許是一顆石頭,客家人會在田的附近找到「祂」,把祂當作土地神。要是在田最前面的地方,就叫做田頭伯公;要是在田的最後面,就叫做田尾伯公;要是在水圳的開頭,就叫做水頭伯公;要是在水圳的尾巴,就叫做水尾伯公;老樟樹的話,會叫做樟樹伯公。
每一個伯公都至少有一個家庭的人,會虔誠祭拜祂。客家人叫伯父,就叫做伯公,他們相信伯公會跟家裡的伯父一樣,照顧他們、保護他們,看著他們在田裡辛苦勤勞的工作,保佑他們得到應該有的收穫。
一開始只有一塊石頭;後來用石板蓋了屋頂,讓伯公不用日曬雨淋;比較有錢的那家人,為伯公蓋了一座石板小祠,把伯公請到了小祠裡;而最興旺的那幾家人,集資出錢為伯公蓋了一座小廟,幫伯公雕刻了一尊像,讓不但有了漂亮的家,從此也「有頭有臉」了。
02 接生婆
除了伯公,有些好人死了,也會住在石板裡。
曾經,在黃昏的隘口附近,時常會有人看見一位美麗的白衣女子在夕陽下散步。認得她的人,都不會靠近去打擾她,因為她不是人。
隘口附近的人都聽老人家說過,這個美麗的白衣女子還在世的時候,是個技術很好的接生婆,為很多小孩接生過。可是,已經沒有人知道她是誰、也不知道為什麼而死掉了。
村民們覺得,她這樣走來走去,會不會是因為沒有住的地方呢?一想到自己或自己的祖先可能就是被這個女子接收的,村民們就覺得有點難過。
不知道是誰,他找了一塊看起來很有靈性的石牌,在路旁立個一個小祠,每天天還沒亮,下田路過的時候,就上一炷香;每天日落時分,回家路過的時候,也上一炷香。漸漸地,上香的人就越來越多了。
有一天,村人們聊天時才發現,穿著白衣的美麗女子已經好久沒出現了。
03 高鐵來了
三百年過去了,最早來的那些客家人,早就過世了。他們的子孫裡,有些人離開故鄉,去別的地方生活、讀書;有些人一輩子都住在這裡,跟守護這裡的伯公一樣,從來沒離開過。
有人走了,有人沒走。高鐵來了。
高鐵來了,這裡要「重劃」了,要從原先的鄉村,變成高級的住宅區。
原先彎彎曲曲的小路和牛車路,被剷平;讓乾涸的土地得到滋養的水圳,被剷平;秋天的時候會吹起一片稻浪的良田,被剷平;好大一家人逢年過節聚在一起團圓的夥房,被剷平。
路和水圳是國家的,重劃的計畫也是國家的,剷平了沒什麼問題;田是客家人的,夥房是客家人的,剷平了,國家會給他們好大一筆錢,沒什麼問題。
可是,伯公呢?
工人們站在伯公前,其實也有點煩惱。他們其實也怕伯公會生氣。不過他們又想了想,如果連祭拜伯公的這些客家人都離開了、連這些客家人的夥房都被剷平了,那伯公待在這裡,又能保佑誰呢?
「既然人都散了,這裡的客家人也不種田了,伯公啊,你的任務也結束了。」工地的主任和工人們,大概是這麼想的吧。
他們請來了道士,請伯公離開他原先住了好幾百年的地方。
搬到一間暗無天日的鐵皮屋裡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